真话怎么了-郝海东作文2000字 - 作文素材•名人故事•体育明星名人故事

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上午 12:08

字体变小ㄧ 字体变大✛

真话怎么了-郝海东

作文2000字

  球员郝海东最擅长的进球方式是依靠速度,在2—3名对手包夹下,将球送入球网。他在足球场担任前锋,进球是使命必达,也是职责所在,对手禁区前沿的开阔地带即是他展示才华的舞台,进球如风般,美妙而轻盈。
  郝海东本人的个性也恰如他的球风:作为比赛的终结者,他性格直率,言谈犀利,行为不喜迂回;足球得分机会少之又少,抓住千分之一秒的先机需要超强的观察力和对环境的高度敏感;他好强、激进,自信对足球拥有更高的理解力,有时难免让人觉得固执自负;与其他球员相比,他体格不强壮,体能不充沛,而在他踢球的时代,中国队常使用防守反击战术,前锋往往凭一己之力解决战斗,这令郝海东习惯对横亘在眼前的一切障碍—球场上对方最后一道防线、生活中所遭遇的困惑或不公—均持有一种破坏性的欲望,他渴望解决问题,寻求真相,是少见的敢于公开批评体制的运动员:他抨击的对象包括假球、黑哨、国家队主教练和足协官员。
  5月12日下午第一次接受《人物》记者采访时,郝海东坐在家中,这栋位于北京郊区的三层别墅配以简洁的欧风装修,明亮安宁,一尘不染。前射手套在一件略旧的白色网球T恤里,端起一个像上世纪机关单位独有的那种瓷质大茶杯,啜口茶,开始滔滔不绝。从前一天的球场暴力新闻、三聚氰胺谈到雷洋之死,郝海东兜了一个大圈,最终将中国足球的屡战屡败归结为社会价值观的扭曲,中国足球是个大江湖,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,「一个行业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呢?」
  往往不需要记者呼应,他自问自答。前几天,他刚过完46岁生日,面孔较比年轻时,没有太大变化,按朋友们的描述,一双标志性的「三角眼」常常挤成一团,有时像梁天,有时像赵本山。他的身材也保持良好。一度,他1米8的身高胖到了80公斤,双下巴,眼睛外凸——这严重挫伤了这个注重外观的男人的自尊心。如今,得益于高度自律的生活,每周规律的两次网球训练,以及在自家别墅地下室里的健身房里对各种器械的勤勉摆弄,他又恢复了72公斤的标准体重。
  岁月的砥砺并未让他改变太多,反而愈发坦直。上月,他去北京一所小学普及足球。一次射门滑铲,左腿刮出一道约10厘米的血口。这是一所好学校,号称重视足球,然而对于球场上铺的人工草皮,郝海东很是不满。他在西班牙看过专业球场的搭建,「一层一层,岩石、鹅卵石、土、沙,最后植草皮」,有些球场有地暖,「冬天草都不会坏、都能踢」。他疑惑的还在于看不到几个学生,为什么不鼓励小孩出来运动?郝海东问。校长说,担心受伤。郝海东说,那给他们买保险。校长说,很难执行。一连串无解,让郝海东很恼火:「所以你们光说重视足球又有什么用?」
  没有办法的事情太多了,即便大环境与郝海东成长的计划经济时代大相径庭,但郝海东今天所忧虑的问题——建立足球青训、完善职业体制——和10年前他所抨击的别无两样。「无聊了。」他和记者摆摆手,嘲笑自己干嘛老接受采访,「真的老生常谈。」
  「嘴炮」是郝海东格格不入个性的鲜明表象。因为「嘴炮」,郝海东知道自己「招人恨」,但他拒绝改变,「我真没觉得我怎么了」,「我不过是讲了真话、实话」。
  在中国,真率往往被认为不识时务。但在2015年底开播的网络脱口秀节目《郝大炮》里,郝海东第一次将他的「嘴炮」变成生产力。有一期,郝海东主动把话题扯到「球员禁欲」:赛前为什么不让球员见老婆?他向现场观众提问,「人是不是有正常的性需求?」节目组很紧张,从来没有中国球员公开谈论性话题,「敏感的话以后咱们就切了吧?」节目总监王铁权问郝海东,但郝海东根本不在乎,「你不用有压力,没关系。」
  《郝大炮》定位为「中国首档球星脱口秀」,由央视前足球解说员王涛发起。2014年,王涛从央视辞职,创业了北半球体育文化公司,生产体育短视频。当他想做一个「可以让普通人对体育更理解」的脱口秀时,想到了「有很多非常鲜明的观点,很犀利的一个人」的郝海东。王涛在节目里做主持人,负责引燃「大炮」,他认为,郝海东敢于讲真话,这种特质令这位退役快10年的著名运动员有可能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体育意见领袖。
  《郝大炮》节目介绍「不管在球员时代还是退役后,郝海东都敢于讲实话。「敢于?」郝海东看着奇怪:「讲真话还要『敢于』?」
 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,4月13日,「郝海东范志毅参加国足座谈会,为12强赛备战支招」。《人物》记者向郝海东询问此事,被其迅速打断:「我没去过」。他算了下日子,「那天下午,我和朋友在家里喝茶呢」,「全是胡说八道,我现在想问问,这个会真的开了吗?」对中国足球惯用的「谏言」模式,他极其不屑,「我要是主教练,你们跟我谏言个屁,我能干我就按合同干,成就差我就下课。」
  与体制的对立态度,以及作为职业球员拥有的超乎寻常的才能,常常让郝海东陷入一种微妙的处境。《人物》记者向前足协专职副主席闫世铎提出了多次约访,对方婉拒谈郝海东。
  官方当然肯定郝海东做出的巨大贡献:在亚洲赛场,他被视为中国前锋的代表:速度超快,技术一流。韩国队射手安贞焕在2009年加盟大连实德队,当看到荣誉室墙上郝海东的照片时,不禁用韩语轻轻地叫:「哦,郝海东。」那时,郝海东已经退役两年了。
  这让民间提起「郝海东」三个字所激起的尊重变得可以理解:他形象鲜明,充满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,从不盲从足球管理部门,敢怒敢言,回避粉饰,他34岁时头缠绷带,在亚洲杯赛场奋战的动人形象激发了人们对其的热望——选郝海东当足协主席——每当中国足球成绩下滑时,就会涌起这样的呼吁。
  听多了这样的话,郝海东常常会笑,脸上多半是一种古怪的神情,「有些东西你控制不了,就不要去了。」「闻一闻就清楚会发生什么」,他指进入系统、给自己弄一个职务,「有啥用?」
  与他同期的一些国脚进入系统担任要职:前国门区楚良,现任国家队助理教练;李铁,河北华夏队主教练。郝海东——或许是注定,也或许是刻意——与职业足球保持相当的距离,他称自己——「盲流」、「三无人员」。
  资深体育媒体人颜强形容郝海东像一把刀,一把没有鞘的刀,锋利、明快,「一个那样进行表达的人,注定了他就是在野党。」
  所以,郝海东的故事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足球的故事。

    阅读1百+
    扫描二维码,在手机上浏览